设计同行 | 游离服装设计圈外 我的风格叫没风格 |
服装知识 有5459人参与 2007年1月30日 来源: sohu-财经时报-微服网 进入社区交流 |
| | |
| |
| 沿着三里屯街道往北一直走,会看到传说中的“红凤凰”工作室。大粉色的店面,与门前茂盛的绿形成强烈对比。很像顾林的设计风格,浓烈、恣肆、奔放。
2002年,《时尚》杂志采访她,她说最喜欢绿色;2004年,《中国服饰报》采访她,她说最喜欢黄色;2006年,《财经时报》采访她,顾林盘腿坐在窗前的老式木椅上,眯着眼说:“我喜欢的颜色随时在变。一切明丽的颜色我都喜欢。”
名人只是花絮
走进顾林的工作室,一抬头就会看到半面墙壁的名人照片,有颁奖晚会上的章子怡,有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倪萍,有时尚杂志上的孙俪,还有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和女儿切尔西……无一例外,她们身上的服装均出自顾林之手。
为名人设计服装,会有一些有趣故事吧?顾林眉心微蹙,对这个话题有着本能的抵制,“我只是碰巧为她们做了几件衣服而已”。她说,“我不靠名人吃饭,我的顾客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名人只是花絮。我的衣服是为那些热爱生活、会欣赏美的人做的。”
她对设计风格也满不在乎。时装界人士会为她贴上“民风国际”的标签,因为她擅长将中国元素运用到时尚潮流中——她把古代的图腾绣成两个半圆,她用紫色配藏青,她把中式小袄做得肥肥大大。“以前路子比较乱,奔放的、热烈的、东方的,怎么评价的都有。”顾林话语间透着北京女孩特有的酷劲儿,时不时会凌空划一个脆生生的响指,“其实所谓风格都是你们总结出来的。我觉得没风格是我最大的风格。”
从做寿衣起步
闲适、散淡、自由的生活顾林已习惯了。有人建议她开分店,她说:“现在不是挺好吗?”从前的顾林可不是这样。较劲,不服输,不安于现状。3年职高,学的是裁剪,“当时以为裁剪就是设计,后来才知道根本是两回事。”毕业分到了一个小服装厂,加工寿衣。顾林负责轧裤子后腰处的一个贴角,每天重复。天长日久,顾林坐不住了,要求做成品。头儿威胁她“做不好,自己穿”。她愣是做出来一件成品寿衣来,当然也不用自己穿了。
做寿衣的工厂有时也做戏服。张艺谋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对服装要求很高,服装师正着急的当儿,顾林设计的几款帽子让服装师眼前一亮。虽然最终因为造型过于另类而把帽子转给了香港设计师,但剧组却邀她加盟。于是,顾林冒着被开除的危险去了西安,实现了和名人近距离接触的梦想。因为羞怯,她只是老老实实在服装组干活,没敢去接触那些耀眼的明星。
后来,剧组解散,顾林又回到了寿衣厂。无所事事的她参加了“设计进修班”,并开始在服装设计公司打工。公司一个比一个好,不过即使是大名鼎鼎的“蒙妮莎”也没有留住顾林。“当初离开也是形势所迫,公司的效益越来越不好。”
顾林开始自立门户。心底里,怀着对自由的设计空间最强烈的向往。
一冬的等待,第一个顾客是个老外,比划着要做衣服,顾林和同伴们兴奋得手忙脚乱,尺子啊画粉啊什么的都找不到了。得到老外顾客首肯后,顾林心里甜滋滋的。
袁立是第一个光顾的明星。那天,顾林口袋里正好有几个洗好的西红柿,扔给新认识的朋友:先吃一个再聊。袁立喜欢上顾林的率真,坐在那儿仔细听顾林给自己分析合适的着装风格。后来,《永不瞑目》上演了,袁立打电话让顾林看自己的成名作,里面有顾林设计的衣服。
每一位顾客来,先和顾林聊天,聊喜好、谈迷惑,然后再听顾林说。“我的工作,沟通很重要。有的顾客根本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我们就要帮他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衣服。”
剩下的活儿就是顾林和同伴们的了。量体,备份数据,画图设计,打版,上机。不同的设计需要不同的面料和不同的颜色,尽量做到顾客满意。不满意可以改。一个女孩胖的时候来做衣服,后来减肥了,拿回来改。没多久,又胖了,再改。
顾林的店经常大白天挂close的牌子。没办法,来的人太多。
游离于圈子外
2000年蒙特卡洛世界音乐节上,惟一一位亚洲的颁奖嘉宾田震身上穿的那套中式晚装,缀着“紫熏香——红凤凰”的商标。这款衣服出自顾林之手。顾林这样解释“紫熏香”的含意:紫,代表成熟,雅致,大方;熏,有缥缈的意味;香,是气味。顾林说她喜欢“熏”,“喜欢游离的状态。”
别人称顾林为时装界的“腕儿”,她却从不认为自己属于时装界,关于时装秀和发布会的信息也从不关心,从不认识设计圈里的人。“服装界?不熟。我不属于任何圈子。”
她也会出去采风,多看,多积累。说起大多数人怀着朝圣心情去巴黎,顾林却是满心的不喜欢,“那是一个懒散的城市,物质,死气沉沉。”反倒是云南的风光,让她兴奋异常,“那里有民族服饰,浓烈的阳光,亮丽的颜色。我喜欢生机勃勃、淳朴、生命力旺盛的地方。”她在自己设计的中式衣服中融入大红、翠绿、绛紫、明黄、天蓝,除了手工刺绣的图案之外,没有杂色,夸张而单纯。
她的衣服尽量不用拉链、纽扣什么的。一定要用扣子,也是布做的。她说自己设计的衣服第一要舒适,其次才是好看。“顾客评价我的衣服:没有流行,没有过时,永远高贵,适合一切场合。”顾林终于露出骄傲本色。据说,顾林的衣服个性突出到极少有其他衣服可以搭配,只有配顾林的衣服,顾林的包才可以。
有没有想过紫熏香像范思哲那样,不单单是成衣定制,而是形成品牌?顾林摇摇头,“若是做其他事情,肯定会分心,还是做好自己的设计好。”这个北京女孩不喜欢说生意经,更喜欢和别人谈论《金刚经》的妙处,说心静才会快乐,说没有欲望才有平静。
“我常去天文馆,看着星体模型发呆,据说星体都是尘埃组成的。其实,人也是一粒粒尘埃的聚集体,可为什么还要那么累地去争名逐利呢?”她两眼发呆,不看任何人,陷入到自己的世界里。她把采访看作是和有缘人聊天,采访结束后,她大方地送出自己最喜欢的书和CD,“听听佛音对你写作有好处。”她会心地笑了。
以前的顾林会跟自己较劲,憋在屋子里创作;现在的顾林要得是自然倾泻。“灵感不是找来的,随时都会发现,比如看到一片绿叶,或许一会就会融入到设计中去了。”有时她也会给自己放假,发誓不去想工作,可看到什么事物,还是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设计。“就如同喝水一样,成为习惯。你说人不喝水能行吗?”
|
|
| |
| |
|
微服网全部信息旨在向广大网友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我们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进行论证,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