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码考验购衣智商 我在商场晕头转向 |
服装知识 有3296人参与 2005年5月14日 来源: 解放日报-微服网 进入社区交流 |
| | |
| |
| 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兴冲冲去买衣服,却被五花八门的尺寸标识弄得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只好败兴而归。记者昨日便在南京路置地广场亲历了一次“购衣智商测试”。
商场二三楼出售女装,除少数几个牌子的衣服“粗犷”地以一个字母或“L(大号)”或“M(中号)”或“S(小号)”表示大小外,多数女装都按照国家号型标准,以“身高/胸围(或腰围)”的格式标明了尺寸。乍一看“中规中矩”,可待衣服上身,才发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二楼某著名品牌上装,标注的尺寸明明是“160/80A”,可身高1.68米的记者穿在身上又大又长,售货小姐解释:“我们这衣服是欧版,尺寸偏大。”记者又随机试穿三楼某职业女装品牌的一件衬衫,标注的尺寸是“170/90A”,最大号了,可穿在身上竟像裹粽子,售货员说:“我们是日本版型,偏小。”售货员也无奈:“标识不算数的,最好现买现量尺寸。”
男装的尺寸标识更是花样百出。某香港著名品牌男装专柜,一位男士要买领圈40号的衬衫,售货员拿一张尺码对照表看了半天,才犹豫地找出一件领圈标明44的衬衫,原来这个牌子的衬衫标的是港码。一家英国品牌男装,衬衫领口却标着看不明白的“15”、“16”、“16.5”……售货员冲着记者翻翻白眼:“英寸呀,这也不懂?”
记者从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了解到,在欧美,服装号型标识不清会违反技术法规,一旦查明将被禁止销售并追究企业主的法律责任。在中国,尽管有关部门在2000年就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方式规定,上市销售的服装必须以厘米为单位正确标识号型,各大商场也要求服装必须有号型标识才能进场,但由于监督机制缺乏,执法力度不够,企业或自行采用非国标的企业标识,或随意缝贴与尺寸不符的标识,市面上至少70%的服装号型标识不规范,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不便。  |
|
| |
| |
|
微服网全部信息旨在向广大网友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我们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进行论证,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