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如何爱你--没个性校服 |
服装知识 有4089人参与 2005年4月14日 来源: 海峡导报-微服网 进入社区交流 |
| | |
| |
| 不满校服限制学生个性和审美观,一退休教师强烈建议取消校服。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着统一的服装,即校服,这在全国都不是新鲜事,厦门自然也不例外。可是,昨天有位退休教师打进本报的为儿童办实事项目征集热线2960991,强烈不满中小学生穿校服的规定,她认为这个规定不符合学生的个人意愿,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审美观建立,执行上弊大于利,是教育的一个失误,教育部门应该取消这个规定。
反对原因 束缚学生的个性,影响审美观建立
    这个退休的王老师,今年60多岁,一直在教育干线上工作。她说,每天在学校看到一群本该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被难看的毫无特色的校服笼罩着,她就觉得很讨厌,她列举了穿校服的种种不好的地方。
    穿校服束缚学生的个性,影响审美观的建立。中小学生正处于审美观建立时期,数年让他穿着与周围人一样的衣服,同一色调,同一样式,对他的自我特色的形成,造成了极不好的习惯。这样的规定没有人性,不应该成为我们提倡的风气。
    在功效上,校服质量差,满足不了冷暖的需要。现在校服最多三套,冬季、夏季、春秋。冬天的时候,校服太薄,为了保暖,只好在校服里面套上厚重的棉衣,搞得里三层,外三层,跟个小狗熊一样,看了很难受。如果不规定必须穿校服,学生完全可以穿上厚外套、羽绒服什么的,整洁美观。夏天,一般校服都是松紧带,学生的裤腰扎得紧,长满了痱子还得硬着头皮穿。况且校服一般号码统一,无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胖瘦,大多不合身,更别提校服的性价比问题了。
    王老师说,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主要是为了统一的原因,可是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比如重要集会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时候,可以通知学生统一着一样颜色的衣服。旧社会的学校,都曾经做过这样的规定,集会时候让学生穿白袄蓝裤子,一样可以达到统一的效果嘛。在这个方面,家长也会有把握的,不会给孩子买奇装异服啊什么的。
专家观点 在款式上做文章
    针对王老师的建议,记者采访了小学生心理教育专家和专业的艺术审美总监。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持与王老师不同的意见。穿校服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在的校服在样式、颜色上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风格,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款式上多挖掘。
    厦门市心理学会理事高思刚老师认为,校服培养一个学生的团队精神,而节假日、休息日学生就不用穿,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来着装,不存在禁锢学生个性。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上,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校服的款式,使之有变化又体现学生的风格。
    厦门霓裳文化传播公司的艺术总监冯杰则更具体指出了校服的现在功效性比较差的问题。校服多以运动装为主,学生们不是太愿意穿,在美观使用上,在体现时代气息上还做得不够,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多想些点子,使校服这种能够代表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东西发挥它更多更好的作用。   学生态度 多数对校服反感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校生,学生们大多数对校服比较反感,主要也是认为校服难看,而且质量又不好。如果样式上有变化,颜色好看,他们倒是不排斥。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则表示,校服这在世界各地都是存在的事物,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他本人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规定,但是社会各界完全可以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说说利弊,有好的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是很乐意接受的。
|
|
| |
| |
|
微服网全部信息旨在向广大网友提供学习参考资料,我们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进行论证,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
|
|
|
|
|
|